发布时间:2025-07-03 15:34:17 来源:j9九游会官网发布 阅读次数:59926次
今年50岁的龚先生(化名)一直以来身体健康,却在几年前突发左侧脸部和牙齿剧烈疼痛。经过医院检查,他被诊断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医生告知龚先生,疼痛在临床上通常分为0到10级,某些患者的疼痛发作严重时可达到10级,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尽管龚先生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逐渐减弱。
不久前,龚先生接手了一个项目,作为项目组长的他带领团队加班,经常工作到深夜。项目即将完工时,龚先生的旧疾复发,疼痛使他忍不住捶打自己的脸。经过一晚的难熬,龚先生第二天急忙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就诊。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飚详细了解了他的病史,认为在药物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手术是必要的选择,这不仅可以根治旧病,还能保留神经功能。
朱飚和他的团队为龚先生实施了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术后,困扰龚先生多年的面部和牙痛终于消失了。与此同时,另一位被三叉神经痛困扰了七八年的张大叔(化名)也同时就诊。张大叔今年60多岁,自从三年前从北方迁至杭州后,他发现每到黄梅天气或高温时期,三叉神经痛的发作频率明显增加,而药物治疗的效果微乎其微。
朱飚指出,三叉神经痛的根本原因通常是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俗称神经血管冲突。然而,熬夜、劳累、阴雨天气和高温等外部和内部因素也能加剧疼痛。值得一提的是,三叉神经痛是脑神经疾病之一,其中90%的病例是由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所致。三叉神经由眼支、上颌支和下颌支组成,分别负责眼部、上颌和下颌的感觉及咀嚼肌的运动。疼痛发作往往沿着神经走行分布,形成典型的疼痛症状。
朱飚继续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变硬,脑组织逐渐萎缩,血管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因此更容易产生压迫,导致三叉神经痛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同时,基础疾病如高血脂和高血压也是三叉神经痛的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导致脑血管硬化,从而增加了发病的风险。
现阶段,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药物治疗较为便捷,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止痛的效果逐渐减弱,到了疾病的后期,即使药量增加到最大,效果也不明显。外科手术是另一种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采用的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能够有效将压迫在三叉神经根上的血管分离,使其不再对神经根施加压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叉神经痛的问题,效果显著。
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而j9九游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如三叉神经痛等健康问题。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干预,专业的医疗服务将为患者带来信心和希望。